一張財報表挑出ESP為正、營業現金流卻是負值的公司

每當財報公布時,大多數投資人都只關注獲利數字或成長性。 其實,透過現金流量表檢視企業獲利品質,更能找到真正放心投資的標的。 檢視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獲利能力」永遠是擺在第一且為最重要的指標,唯有獲利穩定成長的公司,才會在投資市場受到歡迎與肯定。而檢視獲利的最佳方法,當然就...

2019年9月4日 星期三

3481群創


群創攜超微強攻矽光子 揮軍半導體再下一城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2024年9月23日 週一 上午6:55

群創(3481)由面板跨足半導體再下一城,揮軍當紅的矽光子應用,投資超微(AMD)相中的台灣矽光子新秀元澄半導體與先發電光,各持有14.9%與9.25%股權,並各擁有一席董事,要與超微攜手搶食矽光子商機。

群創透過切入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已獲得國際重量級IDM廠大單,現階段產能全滿,打響揮軍半導體的第一砲,上月再將旗下南科四廠賣給台積電,為日後雙方在先進封裝進行合作舖路。

如今群創透過轉投資元澄與先發電光攜手超微揮軍矽光子應用,先後與台積電、超微兩大咖在兩大當紅AI半導體應用合作,業界預期,AI有望讓群創徹底脫胎換骨,擺脫面板景氣起伏波動影響,邁開轉機大步。

針對矽光子布局策略,群創發言系統昨(22)日表示,群創是以彈性策略規劃,聚焦提升整體營運效益,強化集團布局與發展,提升經營成效。

消息人士透露,超微9月初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 2024)期間,在台北與元澄及先發電光舉行閉門會議洽談矽光子合作,儘管當天活動低調,「超微來台揪伴衝矽光子」的消息隨後仍在業界傳開。

業界先前對超微何以看上元澄及先發電光兩家低調台廠充滿好奇,僅得知板卡廠映泰是元澄與先發電光大股東,如今才知背後還有重量級的群創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元澄董事長蕭文雄為半導體業老將,他曾任快捷半導體、超微,及美國國家半導體(NS)等公司要職,所代表的比翼元澄科技顧問公司也都是元澄及先發電光的大股東,成為串聯起三家企業的關鍵角色。

根據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網站資料,群創是透過100%持股的群怡創投入股元澄與先發電光。其中,今年元月原持有元澄半導體1,015萬147股,4月進一步大舉加碼增持為1,616萬3,774股,持股比重高達14.9%,為檯面上第二大股東。

群怡出任元澄一席董事,原由群創技術開發中心協理楊秋蓮擔任法人代表董事。今年4月增持元澄股份後,改派群創資深協理高克毅出任法人代表董事。

群創並透過群怡創投掌握先發電光634萬98股,持股比重約9.25%,為檯面上第四大股東,由楊秋蓮擔任法人代表董事。

元澄創於2020年12月,除投入矽光子平台設計和研發,也在光波導陀螺儀、生物感測等領域有關鍵技術。

先發電光成立於2017年11月,主要生產4吋及6吋磊晶片,也提供光通訊14G & 25G GaN VCSEL,開發1.3微米、1.5微米VCSEL及25G InP DFB等。

群創跨入半導體封裝 看好手機電動車應用市場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2023年9月7日 週四 下午7:10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7日電)面板廠群創光電轉型,將原有的一條3.5代面板產線改裝,做為半導體封裝廠;董事長洪進揚今天表示,面板級扇出型封裝技術的優點在封裝載板很小,手機、車用市場都很合適。

群創今天在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會場宣布,正式跨入半導體封裝產業,產品已送客戶認證,但何時量產則是商業機密。

洪進揚說明,面板級扇出型封裝技術,直接用金屬或玻璃基板布線,電阻值低於傳統的封裝技術,發熱效率高,適合需要高功率、快充的產品使用,如手機、電動車。

他表示,群創用最舊的3.5世代線設備改裝,不管是電池還是未來電動車時代的使用,可靠度會更好。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表示,將3.5代舊面板產線改裝,好比把舊房子拆掉建新屋,平房變樓房,首先觀察現階段車用、人工智慧(AI)所需要的晶片趨勢,以及前段封裝製程往7奈米、3奈米、2奈米走;因此,可以發現半導體業做圓的很厲害,做方形半導體玻璃並不清楚從何下手。

楊柱祥認為,群創要考慮的是做方形的半導體封裝製程,如何解決700X700會翹曲的問題;一個晶圓是3000顆晶粒,做到方形鋼板是2萬5000顆,其中好壞品質要能區分並不容易,但群創一步一步迄今走了2年。

他強調,群創不只做面板也會做載板,服務所有的資訊電子(IT)客戶,將不再是單純的面板廠。

群創華麗轉身跨足半導體先進封裝,已陸續送樣,2024年底可望量產

財訊快報
2023年9月7日 週四 下午3:52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面板大廠群創(3481)華麗轉身跨足半導體先進封裝,董事長洪進揚指出,目前客戶晶片已有部分驗證通過,未來將小批放量,主要以高功率電源相關產品為主,以單位面積來看,其先進封裝產值會是面板液晶6、7倍以上,台南3.5代廠將騰出專屬打造RDL-first以及Chip-first封裝工藝,未來產能可達15K/月。對於景氣展望,他表示,目前下游通路庫存水位低,但總經濟不確定性、國際地緣政治陰影之下,終端需求還需審慎關注,但只要剛性需求在,產業秩序經過沈澱之後,產業發展會朝有利方向前進,2023下半年市況優於上半年,2024年景氣又比今年好。

他解釋,群創跨足面板級扇出型封裝(Panel-level Fan-out packaging, PLFOP)技術最大優勢在於效能表現上,該技術直接在玻璃或金屬基板上佈線,阻抗值更低,減少發熱、效率較好,且可靠度更好,適用於高功率之快充、電池、EV等;其次群創利用已折舊攤提之舊3.5代線生產,約可放進6.9個12吋晶圓,可以七倍速進行封裝,故成本可降低許多,故不論在效能或成本上均有很大優勢。由面板跨域轉型至先進封裝領域為循環經濟一部份,將舊世代產線、無塵室再利用活化。

群創華麗轉身經過七年布局,已不單僅是面板廠,系統整合上已可做到電視、車用整機,並進一步跨足先進封裝部分,其車用以高壓、大電流或行動裝置輕薄短小產品產品為主,未來不排除進一步進入載板服務IC客戶。

群創補充說明,該公司具備大型面板尺寸的細線路製程經驗與能力,可以快速切入封裝RDL製程:此外,以最小世代TFT廠轉型為全球最大尺寸FOPLP廠,沿用70%以上TFT設備,設備已折舊完畢,成本最具競爭力。

面板級扇出型封裝特別適合要求可靠度、高功率輸出之車用、功率晶片封裝產品,目前已陸續送樣,明年底可望量產。在高密度重佈線層(RDL-first)工藝製程部分,以群創620x750mm為基板尺寸,製作高品質的精細線路,適用中高階晶片封裝,產線建置中。

群創打造百貨通路虛實整合數位行銷,秀65吋導購牆

2022年11月25日 週五 上午7:48
【財訊快報/記者巫彩蓮報導】疫情讓數位經濟普及,如何讓零售通路把線上客人導回實體通路消費,經濟部工業局與資策會落地驗證計畫支持下,SOGO與群創(3481)攜手打造全台第一座6X3米65吋超窄邊框4K虛實互動導購影音牆,強化數位韌性與OMO行銷力,展現線上線下虛實整合實力。 研調機構Maximize Market Research指出,疫情零接觸激發互動顯示螢幕創新科技運用,2027年互動影音牆預估達308億美金產值,2021-2027年複合成長率8.5%,LED fine pitch與LCD高階商用顯示器市占各半,分庭抗禮,北美互動商用顯示器應用高達30%,亞洲零售通路居次,零售業平均使用6台以上顯示螢幕,相較其他產業更高。

群創攜手圓美智能、十三行互動打造六米寬X三米高的65吋超窄邊框4K影音牆,搭載Microsoft Kinect AI骨架影像辨識(skeleton tracking)與體感追蹤技術以3D粒子科技呈現藝術牆。

此外,與冠捷科技合作首次把高藝術價值電子紙於百貨業,兩款31.2吋CFA印刷式彩色電子紙與25.3吋Spectra 3100四色電子紙將作為公共藝術告示牌,運用高對比與高飽和度的色彩組合,除了可取代一次性的紙製印刷海報外,電子紙的超低耗電與持續顯示零功耗的節電特性,讓場域主兼具智慧與環境友善的產品特性。

數位轉型也是百貨業重要營運策略,群創與十三行互動為SOGO百貨場域開發的客戶管理系統(CMS),整合微軟體感軟體系統,串聯SOGO內網與line OA,建立品牌線下線上購物情境,促成導購與消費者即時回饋。

友達/群創明年股利可期,評價待翻轉


2021年11月1日 週一 上午9:08
MoneyDJ新聞 2021-11-01 09:08:37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即便今年第三季主流規格電視面板報價跳水崩跌,面板大廠友達光電(2409)、群創光電(3481)依然繳出穩健獲利成績,推估今年每股盈餘皆有實力挑戰接近6元上下水準,加上現在兩家公司財務健康、每股淨值都有20元以上,明年股利水準頗受期待。

過去面板廠因為產業景氣循環劇烈,景氣下行期間面板平均價格幾乎都會跌破現金成本、造成面板廠商紛紛呈鉅額虧損,因此面板股價在景氣修正波段往往跌到股價淨值比只剩0.5左右。

隨著面板產業板塊變遷,台灣面板廠如今產品組合和客戶結構已不同以往,大宗規格標準品的比例大幅降低、利潤較佳/訂單較長的利基產品和高階產品比重顯著提升,公司都有信心接下來即便景氣修正期間亦有能力持盈保泰,面板股價的評價方式出現翻轉契機。

友達、群創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分別有3.3元、3.22元。今年第三季單季友達再賺193億元、累計前三季歸屬母公司淨利超過500億元、每股盈餘達5.2元,群創第三季也持續大賺186億元、前三季累計獲利超過510億元、每股盈餘來到4.99元。

依照公司對於第四季的展望來看仍有獲利,推估友達、群創今年每股盈餘都有實力挑戰接近6元或6元上下水位。由於兩家公司目前財務狀況健康,明年股利發放水準頗受期待。而目前友達每股淨值約22.07元,群創每股盈餘約26.71元。

儘管主流標準規格電視面板包括32吋、43吋面板近期報價持續走跌,市場研究機構預測最快今年底前就會觸及現金成本區,不過,今年第三季電視面板僅佔友達營收比重約22%、佔群創營收比重也降至32%,其他應用面板幾乎都還有利潤空間,換言之,即便第四季出貨面積和平均ASP持續降溫10%,續賺機率仍高。

面板大廠近幾年來積極調整產品組合、優化客戶結構,也是在景氣修正波段能否持盈保泰的關鍵因素。價值轉型策略為友達和群創的長期營運提供了穩定的支撐力道。

除了既有大宗應用面板像是電視面板、桌上螢幕面板、筆記型電腦面板、各種行動裝置面板都不斷朝高階機種發展,包括窄邊框甚至無邊框、高動態對比、新世代背光技術低耗能設計等等,都使得大宗規格商品的毛利率變化較過去穩定。

不僅如此,來自車用、工控、醫療、航太運輸、公共顯示器等多元領域利基應用產品更為整體營運表現提供相當程度的支撐。友達近來更結合集團資源針對零售醫療運輸等多元領域積極推出客製化整合方案業務,力求進一步提升公司穩定度,群創也聯合集團技術業務實力跨入低軌衛星等新世代通訊技術,並已推出平板衛星天線等新產品。


鴻海搶進半導體 群創助攻

鴻海集團旗下面板廠群創助攻集團發展半導體事業,以面板業的利基自主開發完成面板驅動IC關鍵捲帶式薄膜覆晶封裝(COF)技術,已取得及美、中專利,成為全球少數切入COF的廠商,將先應用於自家筆電及監視器面板,並評估對外銷售當中。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上任後,已明白宣示集團衝刺半導體事業的決心,群創助攻鴻海集團發展半導體,在集團角色更吃重,加上面板業減產效應有助改善市況,以及公司破天荒二度實施庫藏股表態對自家前景有信心,外資8月30日以來積極回補,波段大買逾8.7萬張,上周五(6日)更買超逾4.3萬張,上周五收盤漲0.15元、收7.16元。


鴻海集團目前半導體相關布局已有設備廠京鼎面板驅動IC設計商天鈺封測廠訊芯-KY等上市櫃公司,涵蓋設備、IC設計、封測等領域,群創切入COF,進一步強化集團半導體布局,也讓群創在集團面板布局扮演關鍵角色之餘,再躍居半導體領域相關要角。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表示,群創切入COF基板以提高自給自足比重,在面板產業面臨寒冬挑戰之際,有效調配產能資源,並從設計上轉個彎,成就台灣唯一的面板級COF基板供應者。

目前全球投入 COF封裝產品的廠商,僅南韓LG集團旗下 LG Innotek、三星集團旗下Stemco;日本Flexceed ,以及台灣頎邦易華電等五家供應商。群創加入後,不僅為自家關鍵材料自主性打下基礎,也為鴻海集團戰略布局半導體產業開啟新頁。

群創技術長暨執行副總丁景隆指出,COF去年鬧缺貨,價格攀高,受制於增產受限,影響品牌客戶出貨,更拉高成本。其中,光是智慧手機就吃掉COF至少三成的產能,COF已經成為面板業的重要戰略物資。

丁景隆說,去年率研發製造團隊投入開發,費時年餘成功開發COF基板,是全世界首創利用既有面板廠產能成功自製 COF基板,被譽為「面板級COF」技術,為全球COF供應鏈一大突破。

有別於傳統COF,群創以面板製程技術與設備為基礎,來發展自有的COF技術,發揮fine pitch(精細線路) 與不受傳統寬幅限制的優勢,已成功應用在筆電與監視器面板上。

他說,群創開發的COF已完成筆電的產線驗證,放量生產當中,將陸續用在筆電及監視器產品。群創自製COF已取得美國及中國大陸專利,另有數件專利申請中。

薄膜覆晶封裝(COF)

薄膜覆晶封裝(COF)是一種半導體封裝技術,主要運用軟性基板作為封裝晶片的載體,透過熱壓合將晶片上的金凸塊,與軟性基板電路上的內引腳接合的技術。

COF封裝具高密度 / 高接腳數,精細化、高產出及高可靠度的特性,同時也兼具輕薄短小,可撓曲及捲對捲生產的特性,是其他傳統封裝技術無法達成的技術。COF也可設計多晶片或被動元件在基板電路上。
2019-09-09

陸擴大減產 Q4面板有望止跌

電視面板價格下探現金成本,而且大陸面板廠庫存堆高,第三季大陸面板廠擴大減產。京東方、華星光電各產線平均減少10%的投片量,而京東方的10.5代廠更是減產25%。惠科重慶8.5代廠7月起已經規定每月休5天無薪假,近期更要求每週少上2天班,相當於減產20%以上。隨著面板廠擴大減產,面板供需逐步回穩,預期9月面板價格跌幅再收斂,第四季有望止跌。


電視面板價格直直落,32吋、55吋、65吋面板跌破的現金成本,而且大陸面板廠庫存堆高,內需市場又不佳,因此必須減產來緩和營運壓力。京東方10.5代廠在4、5月衝上了12萬片的產滿產投片,不過因為65吋面板庫存問題嚴重,6、7月逐步縮減投片量,8月減至9萬片,相當於減產25%,9月投片規劃維持在9萬片。京東方其他生產線的投片量也都有所調整,平均減產幅度約5%~10%。

華星光電8.5代廠則是縮減32吋面板產能,減產約10%。華星11代廠在今年第一季投產,因為市況不佳,投產進度放緩,目前每月投片量僅約4萬片。大陸面板廠中惠科體質較差,產品集中在32吋,在這一波液晶循環低潮中受到的影響大。重慶惠科金渝光電宣布7月起到今年底,每個月放5天無薪假,近期更是要求員工每個月少上2天班,相當於減產20%以上。

IHS Markit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各尺寸電視面板當中以32吋、55吋、65吋的價格壓力最大,都跌破了現金成本,這些尺寸都是大陸面板廠主要的產品,所以大陸面板廠也踩煞車。不過大陸、韓國、台灣面板廠6、7月都開始積極調節產能,9月還會持續,預期9月面板價格跌幅還會趨緩,第四季面板價格有望止跌。

三星在今年8月停了1座8.5代LCD面板廠,並且將改做QD-OLED面板,而另一座8.5代廠還將從9月起減少大約3萬片的投片量。LGD一座8.5代廠已經有部分產能轉作OLED面板,2020年兩家韓國面板廠還會關閉LCD面板廠。友達6代以上產線都調節產能,平均產能利用率下調10%,群創今年平均產能利用率在85%以下,9月還將縮減58吋面板產出。
2019.08.26

面板谷底已過? 研調:恐怕還沒

大型投顧法人指出,根據IHS統計,各尺寸電視面板(36~65吋)價格8月仍月減5~10%,更糟的是,9月可能進一步下跌,情況遠比市場期望面板價格可能落底更糟;摩根大通認為,面板價格已經跌破現金成本,依然看不到止跌跡象,現階段更保守看待產業前景。

摩根大通證券從面板業的供需兩端,同時進行產業調查,首先,過往因應年底旺季銷售而帶來季節性回補庫存需求,今年因中美貿易戰課徵關稅近在眼前,不只面板景氣前景不優,連拉貨力道亦相當疲軟。
再由供應端來看,過去兩個月以來面板產能紀律進展極為有限,無論降低能利用率或產能重整都是如此,而且大陸10.5代線的產能還在持續開出中。

基於上述供需問題,摩根大通預期,儘管各尺寸面板(43吋除外)價格已低於現金成本水位,但在供需狀況恢復健康之前,研判面板報價仍將持續走跌。

市場先前雖傳出南韓三星可能將其L8-1 LCD廠轉為OLED,並將其L8-2-1產能由先前的每月9萬片、降至每月3萬片,至於大陸面板廠,也有消息傳出將減少LCD產能,或延後LCD新廠上線時程,以避免進一步虧損。不過,本土投顧龍頭最新調查顯示,假如韓、陸廠真採取上述措施,雖可望減輕負擔,但無法扭轉整體產業向下趨勢,因大陸業者未來一、兩年內將有超過六家8或8代以上面板廠投產。大陸的這些建廠計畫全由政府政策推動,表示建廠計畫可以延後,但不可能取消,因此,面板產業將持續面臨供給過剩情況。

由於面板供給過剩,大型本土投顧指出,友達、群創等台灣面板製造商,儘管已將部分產能轉至具附加價值或利基市場,如:電競螢幕、數位看板、汽車顯示器等,所受壓力仍大。
2019/08/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