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財報表挑出ESP為正、營業現金流卻是負值的公司

每當財報公布時,大多數投資人都只關注獲利數字或成長性。 其實,透過現金流量表檢視企業獲利品質,更能找到真正放心投資的標的。 檢視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獲利能力」永遠是擺在第一且為最重要的指標,唯有獲利穩定成長的公司,才會在投資市場受到歡迎與肯定。而檢視獲利的最佳方法,當然就...

2018年1月16日 星期二

聯準會縮減資產負債表計畫

所謂縮表,一般理解為央行所持有的債券到期套現後,資金不再投入市場購買新的債券,這樣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就會縮減,市場上的流動性也會相應縮減。

縮表,就是聯準會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二○○八年金融海嘯爆發後,聯準會在當年十月底開始推出第一輪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印鈔票、買債券,搶救經濟的同時,也造成聯準會手裡的資產規模快速膨脹。現在,聯準會手上抓著四.五兆美元的資產。聯準會印鈔買債,為市場注入大量資金,形塑了過去九年各類資產價格同步飆漲的歷史奇景。

聯準會暴肥的資產負債表,縮表真的會成為影響二○一七下半年全球金融環境的重要變數嗎?答案仍要從摩根士丹利提出的「數學問題」談起:「當一個出手可觀、只買不賣、動作穩定的大買家,即將開始退出市場,會發生什麼事?」

大買家退場
債券殖利率走高對股市的殺傷力顯而易見


「大買家」就是聯準會。以目前釋出的訊息來看,聯準會的作法會相對謹慎,初期可能採「債券到期後,減少再投資金額」的方式,徐徐減碼手中資產。

「我們正處於一片未知的海域,並且,不該期待這裡會是平靜無波。」摩根士丹利在報告裡用這樣的形容,說明聯準會當前政策對金融市場的影響。進一步來看,若債券價格因為縮表而下跌,債券殖利率反向提高,那麼,對股市的殺傷力同樣顯而易見。原因在於,債券殖利率一旦超過股息殖利率,近年來「用定存股賺穩定股息」的買盤,可能也會重新轉回債市的懷抱。

另外,摩根士丹利在五月底的報告中,特別放了一張圖表,顯示自金融海嘯以來,公債利率遭到人為壓低,市場資金大量流入殖利率稍高的「企業債基金」,自二○○七年第四季起算,至今總共流入了一.二兆美元,二○○八年金融危機以來,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從八千九百億美元擴充到了四.四七兆美元,「龐大的需求下,創造了公司發行債券的狂歡年代……。」也就是在過去九年的聯準會大舉買債之下,企業能用極為廉價的成本舉債,甚或以債養債。

「接下來,隨著聯準會縮表,信用市場可能迎來逆風。」摩根士丹利的報告中,簡單提了這麼一筆,若有似無地帶出了縮表可能造成的另一隱憂。不同的是,一旦劇本演變至此,影響的不只是金融市場,更包括了過去九年許多企業的營運模式,或者說,縮表將開始衝擊實體經濟。

根據各家外資券商目前看法,若純就聯準會縮表手筆的數字預測而論,衝擊或許不致一路蔓延。包括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等券商預估,聯準會料將在九月分的會議宣布完整的縮表計畫,並在第四季初正式啟動,至於聯準會「瘦身」的最終目標,預計是在二○二二年將資產負債表縮減至二.三兆美元左右。

一般認為,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一旦超過三%,就可能代表聯準會縮表對債券殖利率拉高的效果超過預期,是股票市場的高度危險訊號。

全球主要股市正在伴隨著迭創新高的歡欣氣氛進入下半年;聯準會縮表,固然是過去九年資金大浪潮的一次逆轉嘗試,但多數分析也都認為「聯準會必會小心翼翼呵護市場」。樂觀的情緒,截至目前仍然主導著金融市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