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財報表挑出ESP為正、營業現金流卻是負值的公司

每當財報公布時,大多數投資人都只關注獲利數字或成長性。 其實,透過現金流量表檢視企業獲利品質,更能找到真正放心投資的標的。 檢視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獲利能力」永遠是擺在第一且為最重要的指標,唯有獲利穩定成長的公司,才會在投資市場受到歡迎與肯定。而檢視獲利的最佳方法,當然就...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除權息技巧

從股市中獲利的方式,不外乎兩種:一是賺價差,一是賺息利。賺價差,靠的是低買高賣;賺息利,靠的是配股配息。不過,賺價差和賺息利,從來就不是互相抵觸的事,善用3個技巧,聰明選擇參與除權息時機,你不但賺了息利,還可以賺進價差,讓你比定期投資還能多賺20%!


技巧1

填權息機率高——除權息前買、填權息後賣

參與過除權息的投資人都知道,除了現金殖利率(現金股利除以股價)外,一檔股票在除權息後能不能順利填權息,是最重要的關鍵。

假設一檔股票除權息股價50元,發3元現金股利,現金股利殖利率為6%,除權息後參考價為47元。如果除權息後股價還是47元,對投資人而言,一毛錢都沒有賺到;但如果股價漲回除權息前的股價50元(也就是填權息),你的報酬率才有6%,往後股價再漲,每漲1%,就是多賺1%。

可是,怎樣才能找出填權息機率高的股票呢?可以從三方面著手。首先,公司明後年成長趨勢確立,這類公司通常在除權息後,將會吸引特定買盤進場,拉抬股價;其次,除權息前的股價在歷史低檔,且公司營運體質不差,在除權息後的股價將跌破公司應有的價值,也會讓公司順利填權息,甚至帶動後市。

另外一種,就是找出過去每次除權息後,都會順利填權息的股票,這樣的公司大多是如台積電、鴻海、台達電等各產業績優龍頭,過去均能成功填權息,差別只在於需要的時間長短而已(短則一周,長則3個月甚至半年)。

對投資人而言,布局策略應該是先找出殖利率高、具有產業地位的績優公司,並持續觀察公布除權息日後一個月的股價表現,在這一個月內逢低進場。

通常,績優公司在除權息前一周,股價都會先領漲,做出空間,等除權息後,股價再一步步回填。投資人可以選在除權息後以參考價加碼,然後等待填權息,把手上持股賣掉,如此一來,投資人等於賺進三波:

除權息前一周股價上漲的價差

股息及股利

以除權息後參考價加碼到填權息股價的價差

以台達電為例,台達電2013年發放2012年現金股利為5.3元,除息日前一周最低股價是132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為4%。結果,到除息日前一日,股價已經先漲,除息前一日收盤價為148元,漲幅高達12%。而且,台達電在除息日後一日已完成填權息,賣出不但賺進4%股利,若以除息後股價143元加碼買進,還能賺進約3.5%價差。換句話說,以最理想的狀況下,在台達電除權息前後短短9個交易日內,報酬率就接近20%(12%+4%+3.5%)。

換句話說,如果投資人在除息日前一周以最低價買進台達電,短短9個交易日,就賺進超過16.9%(12.9%+4%)!

技巧2

股權高度集中——除權息前賣、除權息後買

除了從公司基本面,以及觀察股價變化之外,另外一項重要的技巧,是了解股權籌碼的集中程度。

一般而言,家產豐厚、所得稅高的大股東是不願意參加除權息的。用一個例子簡單計算一下,假設除息前股價是50元,股息5元,除息後股價是45元,如果大股東參加除息,一張股票可以配5000元,但大股東的邊際稅率通常達40%,所以得繳2000元(5000元x40%)的稅;反之,大股東不參加除權息,只要多繳千分之三的證交稅、手續費等,不必付出高額的稅金。

尤其,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上路後,現金股息要就源扣繳2%作為補充保費,股票股利也得按配股數和面額10元扣繳2%,因此大股東棄權息的動機,比起以往可能來得更強烈。

所以,大股東遇到除權息時,通常會選擇先賣股票,然後除權息後再把股票買回來。在股權集中的公司,由於大股東手上的籌碼多,領的股息股利也多,所以更傾向除權息先賣股,然後再買回。

因為大股東賣股,股價就會遇到壓力,手上有持股的投資人,不妨也先跟著賣股,若手上沒持股,則可以趁機撿便宜。然後,再趁除權息後,大股東出面拉抬股價時,跟著買進。只要跟著大股東買賣,雖然可能賺不到股利,但價差的利潤肯定相當豐厚。

技巧3

可抵扣稅率高——除權息前買、除權息後賣

可抵扣稅率也是除權息的關鍵之一。可抵扣稅率是指因兩稅合一制度,公司盈餘分配或發放股利時,必須把可抵扣稅額給股東。簡單來說,如果投資人的所得稅率比可抵扣稅率低時,參加除權息還有退稅可以拿;但反之比可抵扣稅額高的話,還得要補稅。

因此,規畫是否參加除權息,企圖將報酬率極大化的同時,投資人必須同時考量自己的所得稅率。一般而言,如果投資人所得稅率不高,最好找可抵扣稅率高的公司,並參與除權息。

舉例來說,假設一位投資人所得稅率12%,他買進一家可抵扣稅率達20%的公司股票100張,股利配發5元,那麼如果他參加除權息,股利可以領得50萬元,而且還可以退稅4萬元〔50萬元x(20%-12%)〕,換句話說,投資人等於多賺這4萬元。

不過,隨著政府有意推動可抵扣稅額減半,可抵扣稅額的魅力會失色不少,但對於一般小散戶,退稅仍是不無小補;而對退稅誘因無感的投資人,則可以棄權息再買回的方式因應。

透視除權息的奧祕,賺了息利,再賺價差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讓你在投資這條路上,事半功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