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2021年5月17日 週一 上午7:00撰文者:邱韞蓁 編譯
這一次,通膨還是「狼來了」嗎?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截至3月以來年增2.6%,創下2018年8月以來的年增幅新高。
上週三,美國馬里蘭州一名牛排店老闆Iossif Gressis警告:「商品價格已經漲翻天了,很多可說是翻了一倍。」他向位於華盛頓的Fox 5電視台表示疑慮,企業可能提高商品價格,將高昂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尿布、洗碗精,甚至園藝工具都在漲價
全球兩大日用品大廠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 Clark)和寶橋(P&G)皆針對物價上漲做出警告。尿布價格不斷攀升,《華爾街日報》報導,剃刀與化妝棉等日常必需品在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的價格變得比以前更高。
據尼爾森IQ統計,洗碗清潔用品的標價相比去年,增幅已高達兩位數之多。冰箱、洗碗機等變得更昂貴。花園用品的領導公司史考茲(The Scotts Miracle-Gro Company)也聲稱草坪與園藝工具漲價了。更別提全球晶片荒導致汽車價格上揚,電子產品和家用電器恐怕也難逃漲價命運。
隨著經濟從谷底回升,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應勢抬升。蓋房子的熱潮帶動木材價格來到新高,美國標普CoreLogic Case-Shiller全國房價指數本年度1月的增長率為11.2%,2月更是來到12%的高點。此外,銅價、鐵價也創新紀錄。從2020年4月下旬以來,石油平均價格狂漲,從1.74美元上升至3美元。寢具業者丹普席伊麗公司(Tempur Sealy International)執行長向Yahoo財經新聞表示,公司為了打擊鋼和化學品等成本價格,在4月開始執行新一輪的漲價調整。
農產品也不例外。玉米和大豆價格攀升至2012年以來的新高紀錄,根據《華爾街日報》,民眾省錢的動力大於吃到新鮮蔬果的慾望,且為了存放更久,因此轉而選擇購買冷凍食品,也有人忍痛割愛喜歡的食物。
從缺貨櫃到人力成本,無一不助燃漲勢
市場分析機構馬基特公司(IHS Markit)公布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3月的59.1上升到4月的60.5,創下自2007年5月以來最高的紀錄,顯現出經濟正在全面增長中。經濟復甦,消費暴增,以及政府紓困方案的加持,美國工廠新訂單增加的速度是11年來前所未見的快。
馬基特公司的統計,也顯示出生產成長受到抑制的兩大原因。首先,貨櫃大缺、港口堵塞,以及原料供給不及。第二,製造商的訂單積壓(backlog),3月和4月的訂單趕不上貨期,不能及時交貨,工作量不斷往後堆加。
人力成本也隨之增加了。疫情期間雇主更需要照顧員工健康,這對成本控管可說是於事無補。卡車貨運公司為了要讓產品或原料準時到達工廠及工地,不得不提高司機的薪水。
通膨真的要來了?聯準會主席不這麼認為
一旦美國聯準會(Fed)認定有通膨疑慮,便可能採取緊縮政策,升息並降低債券購買量,必對市場造成極大衝擊及影響。然而,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上個月底卻說:「經濟回溫下,一時的價格增加不太可能會造成未來連年攀升的通貨膨脹。兩者是不同的。」他認為,供應鏈導致的通膨壓力可能只是暫時的,並不會促使央行改變旨在降低借款成本的政策。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1日在旗下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股東大會上表示:「經濟正處於飆漲中;我們對民眾提升價格,民眾也對我們抬升價格,而這是可以接受的。美國經濟確實炙手可熱,是預料之外的情況。」上週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The Atlantic》的訪問中表示「可能需要調升利率。」雖然稍晚她又作出澄清,宣稱她並不認為美國經濟有通膨的問題,是因為供應鏈短缺,以及油價回升至疫情前的價格才會引發物價上漲。
會不會真有通膨,還在未定數。已發生的事實是,有些民眾寧肯晚些購買商品,也不願在價格頂端花錢,心中相信產品將來總有降價的一天。
(參考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CNN、Yahoo Finance、Fox 5 DC、Seeking Alpha、Reuters)
這一次,通膨還是「狼來了」嗎?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截至3月以來年增2.6%,創下2018年8月以來的年增幅新高。
上週三,美國馬里蘭州一名牛排店老闆Iossif Gressis警告:「商品價格已經漲翻天了,很多可說是翻了一倍。」他向位於華盛頓的Fox 5電視台表示疑慮,企業可能提高商品價格,將高昂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尿布、洗碗精,甚至園藝工具都在漲價
全球兩大日用品大廠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 Clark)和寶橋(P&G)皆針對物價上漲做出警告。尿布價格不斷攀升,《華爾街日報》報導,剃刀與化妝棉等日常必需品在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的價格變得比以前更高。
據尼爾森IQ統計,洗碗清潔用品的標價相比去年,增幅已高達兩位數之多。冰箱、洗碗機等變得更昂貴。花園用品的領導公司史考茲(The Scotts Miracle-Gro Company)也聲稱草坪與園藝工具漲價了。更別提全球晶片荒導致汽車價格上揚,電子產品和家用電器恐怕也難逃漲價命運。
隨著經濟從谷底回升,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應勢抬升。蓋房子的熱潮帶動木材價格來到新高,美國標普CoreLogic Case-Shiller全國房價指數本年度1月的增長率為11.2%,2月更是來到12%的高點。此外,銅價、鐵價也創新紀錄。從2020年4月下旬以來,石油平均價格狂漲,從1.74美元上升至3美元。寢具業者丹普席伊麗公司(Tempur Sealy International)執行長向Yahoo財經新聞表示,公司為了打擊鋼和化學品等成本價格,在4月開始執行新一輪的漲價調整。
農產品也不例外。玉米和大豆價格攀升至2012年以來的新高紀錄,根據《華爾街日報》,民眾省錢的動力大於吃到新鮮蔬果的慾望,且為了存放更久,因此轉而選擇購買冷凍食品,也有人忍痛割愛喜歡的食物。
從缺貨櫃到人力成本,無一不助燃漲勢
市場分析機構馬基特公司(IHS Markit)公布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3月的59.1上升到4月的60.5,創下自2007年5月以來最高的紀錄,顯現出經濟正在全面增長中。經濟復甦,消費暴增,以及政府紓困方案的加持,美國工廠新訂單增加的速度是11年來前所未見的快。
馬基特公司的統計,也顯示出生產成長受到抑制的兩大原因。首先,貨櫃大缺、港口堵塞,以及原料供給不及。第二,製造商的訂單積壓(backlog),3月和4月的訂單趕不上貨期,不能及時交貨,工作量不斷往後堆加。
人力成本也隨之增加了。疫情期間雇主更需要照顧員工健康,這對成本控管可說是於事無補。卡車貨運公司為了要讓產品或原料準時到達工廠及工地,不得不提高司機的薪水。
通膨真的要來了?聯準會主席不這麼認為
一旦美國聯準會(Fed)認定有通膨疑慮,便可能採取緊縮政策,升息並降低債券購買量,必對市場造成極大衝擊及影響。然而,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上個月底卻說:「經濟回溫下,一時的價格增加不太可能會造成未來連年攀升的通貨膨脹。兩者是不同的。」他認為,供應鏈導致的通膨壓力可能只是暫時的,並不會促使央行改變旨在降低借款成本的政策。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1日在旗下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股東大會上表示:「經濟正處於飆漲中;我們對民眾提升價格,民眾也對我們抬升價格,而這是可以接受的。美國經濟確實炙手可熱,是預料之外的情況。」上週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The Atlantic》的訪問中表示「可能需要調升利率。」雖然稍晚她又作出澄清,宣稱她並不認為美國經濟有通膨的問題,是因為供應鏈短缺,以及油價回升至疫情前的價格才會引發物價上漲。
會不會真有通膨,還在未定數。已發生的事實是,有些民眾寧肯晚些購買商品,也不願在價格頂端花錢,心中相信產品將來總有降價的一天。
(參考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CNN、Yahoo Finance、Fox 5 DC、Seeking Alpha、Reut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