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財報表挑出ESP為正、營業現金流卻是負值的公司

每當財報公布時,大多數投資人都只關注獲利數字或成長性。 其實,透過現金流量表檢視企業獲利品質,更能找到真正放心投資的標的。 檢視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獲利能力」永遠是擺在第一且為最重要的指標,唯有獲利穩定成長的公司,才會在投資市場受到歡迎與肯定。而檢視獲利的最佳方法,當然就...

2021年5月20日 星期四

銅價發燙上看1.5萬美元 誰是大贏家?檢視「毛利率」篩出供應鏈受惠股

呂玨陞 2021年5月20日 週四 上午10:10

隨著外資券商將銅價目標設至每噸1.5萬美元,銅價已反映在不少相關概念股上。 不過,銅價與電子股息息相關,相關供應鏈誰受惠?誰又會受害?


隨著全球性對於綠能轉型趨勢的需求所推動,4月中旬,高盛證券將1年內的銅價目標從每噸1.05萬美元提高至1.1萬美元,更預期2025年達到1.5萬美元;大宗商品貿易商托克(Trafigura Group)同時預測,已創歷史新高的銅價料將維持強勢,繼續創高。連番預言,讓市場對於「銅價」的關注火熱發燙。


事實上,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在4月底突破每噸1萬美元,在5月初突破歷史價格10190美元,最高達到10724美元,目前仍穩定高檔,價格居高不下,持續站上逾萬美元。


銅,號稱「工業之母」,由於相較其他金屬具有導電性與價格優勢,不少電子零組件都會使用到銅箔或銅線,那麼,台股有哪些產業與銅價走勢息息相關?銅價上漲又會對其營運表現有何影響?


擁低價庫存 上游廠擴大利差

對此,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指出,分析原物料價格上漲對個股的影響,最重要的,是評估業者的價格轉嫁能力,以一般經驗來看,他強調,「愈上游,轉嫁能力愈好。」


至於檢驗方法,由於價格與毛利直接相關,直接檢視「毛利率」是最有效的指標。朱晏民表示,銅價從去年第4季開始慢慢漲價,因此,投資人可從剛出爐的第1季季報觀察毛利率走勢變動,比較第1季與去年第4季的毛利率,從中應能大致掌握誰是銅價上漲的大贏家、誰又是受害者。


從台股的銅價概念族群來看,持有較多低價庫存的上游廠商通常會優先受惠,其中,生產各種銅片與導線架銅合金的第1銅(2009),就在這波銅價行情中翻身。去年全年毛利率雖然是負0.94%,第4季已拉高到8.83%,今年更進一步,第1季毛利率再度成長4個百分點,創下公司有史以來最高的12.83%,表現驚人。


銅箔製造商金居(8358)、榮科(4989),在5G、電動車的需求帶動下,也都表現不俗,第1季毛利率皆達到雙位數以上,榮科毛利率甚至季增逾9個百分點。


至於中游的銅箔基板(CCL)也是最先受惠的族群。不過,華冠投顧分析師丁彥鈞表示,雖然銅箔基板不斷地調漲售價,但隨著低價庫存消耗殆盡,利差會逐漸開始收斂,接下來,一路高升的銅價,就有可能反向一步步地侵蝕利潤,銅價上漲的利多,可能就會轉為利空。銅箔基板廠聯茂(6213)就表示,銅箔上漲對於銅箔基板的壓力不小,目前無法全部轉嫁給下游廠商。


另一方面,銅價漲價下的受害者,莫過於電子零組件的最下游,如印刷電路板(PCB)、連接器、散熱模組以及網通等產業,就比較無法轉嫁飛漲的成本。


PCB等電子零組件雖然今年第一季營收普遍繳出亮眼成績,但丁彥鈞提醒,在原物料成本的上漲趨勢下,毛利率走勢恐怕無法隨著營收同步向上。主要原因在於,PCB廠若面對規模強大、議價能力高的下游系統品牌商,要將上游原料漲價的成本高度轉嫁並不容易,對於銅價的持續上漲,恐怕會是先自行吸收為主,造成利潤侵蝕的結果。


終端需求弱 散熱族群難跟漲

影響比較大的,還有散熱族群,從市場的需求面來看,散熱模組本身並不缺貨,所以散熱族群對於價格的掌控能力不高,甚至只能希望降價幅度能夠縮小。


整體來說,若要分析銅價高漲對相關業者的未來影響,必須從「終端市場需求」來判斷業者的成本轉嫁能力,目前需求比較沒有那麼緊繃的產品,調漲價格自然就不容易。


舉例來說,目前中國5G基建的速度稍緩,對於5G基地台的終端需求比較弱,相關產品就無法轉嫁銅價上漲的壓力。影響更大的是手機,由於上半年是手機淡季,不管是iPhone還是中國手機品牌的銷量也都不佳,終端需求弱,上游業者就只能自行吸收成本。以手機為主的散熱模組廠泰碩(3338)第1季的毛利率14.9%,與去年第4季相比就減少逾5個百分點,是上市以來單季最低的表現。


另一方面,目前需求較強的是車用電子相關零組件,聯茂表示,汽車相關產品因需求強勁,比起智慧型手機的產品線,就有比較大的議價能力。


丁彥鈞進一步分析,隨著銅價逐季上漲,下游科技廠將面臨生產原料成本上漲的考驗。以科技廠一般生產成本備料估約1季來看,即使第1季表現不錯,第2季可能就會開始下滑,手上有相關持股的投資人,仍須盯緊上述各產業的季報毛利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