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財報表挑出ESP為正、營業現金流卻是負值的公司

每當財報公布時,大多數投資人都只關注獲利數字或成長性。 其實,透過現金流量表檢視企業獲利品質,更能找到真正放心投資的標的。 檢視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獲利能力」永遠是擺在第一且為最重要的指標,唯有獲利穩定成長的公司,才會在投資市場受到歡迎與肯定。而檢視獲利的最佳方法,當然就...

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3059華晶科

 車載、元宇宙新應用萌芽 光學二線廠迎轉型曙光

中央社

2022年2月4日·3 分鐘 (閱讀時間)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22年2月4日電)光學元件廠除大立光 (3008) 近年獨享智慧手機鏡頭大補丸、登上台股股王寶座外,二線廠普遍陷入「暗黑十年」的痛苦轉型期;不過,今年車載、物聯網、元宇宙等新應用逐步萌芽,二線光學廠可望迎來曙光。


過去數位相機極盛時期,造就了不少台灣光學廠的輝煌時代,包括亞光 (3019) 、今國光 (6209) 、華晶科 (3059) 、玉晶光 (3406) 業績都有亮眼表現;不過在產業變革下,智慧型手機照相功能突飛猛進,逐步取代數位相機,也讓玻璃鏡片式微,塑膠鏡片躍居為市場新主流。


原本專精於玻璃鏡頭的廠商,因應變速度不夠快,加上技術門檻卡關等因素,遲遲難以切入核心品牌大廠供應鏈,只能眼睜睜看著大立光獨吞智慧手機龐大商機;連蘋果積極扶植多年的玉晶光,直到2017年才真正能供應一定比重的量,近2年晉階供應全系列產品線。


在認清難以分食智慧手機主流市場後,二線光學廠開始尋求新的應用契機,包括車載、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VR、AR、智慧城市、工業、醫療科技等領域都各有深耕布局。


隨著5G問世及各次產業的技術日臻成熟,串連各種創新科技的元宇宙世代即將啟航,也為光學廠迎來新的轉型曙光。近來包括華晶科、佳能 (2374) 、佳凌 (4976) 都見到轉型成效。


華晶科近幾年逐步轉型為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生態系的高階智慧影像解決方案廠,布局車載、半導體晶片及醫療三大領域。隨著產品技術陸續到位,華晶科成功與全球頂尖戰略夥伴高通合作;而深耕多年的3D感測技術,也獲得全球物流機器人與VR、AR、XR穿戴裝置的國際大廠青睞。


華晶科表示,過去主要以數位相機影像晶片IC為主要出貨主力,近年來營運逐步轉型至車載鏡頭為主;隨著近幾年VR市場需求逐步成長,旗下聚晶半導體也以AL6100 深度晶片打入VR鏡頭供應鏈。


佳能則積極深耕車載及AI應用相機市場,朝向「智能光學模組整合方案公司」布局,鎖定包括視頻應用與串流服務、360穿戴相機、高端USB相機、影音會議相機、智慧城市資安相機等產品。佳能預估,今年數位相機產品營收從2021年的15%左右降低至7%至8%水準,隨著產品結構改變,毛利率將持續正向發展。


佳凌近幾年則專注深耕車載鏡頭,已成為歐美數家自動駕駛鏡頭供應商,車載鏡頭營收占比已逐步邁向3成,智慧家居產品也來到15%左右。


佳凌表示,搭載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已成為必備趨勢,尤其整合智慧化及演算法的高階需求強勁,2020年每輛車約搭載5顆光學鏡頭,估計到2025年將成長至每車11顆以上,將推動車載鏡頭商機發酵。


野村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郁如表示,針對元宇宙應用,台灣供應鏈還是以硬體供應商為主,雖然目前和智慧手機、PC規模相較,穿戴式頭盔規模還很小,但具備成長潛力,有機會成為光學族群的新興動能。(編輯:張良知)


外資及投信扮推手 佳能、華晶科聯袂創高

2021年12月26日·2 分鐘 (閱讀時間)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數位相機廠佳能(2374)及華晶科(3059)因轉型成果開始顯現,佳能董事長曾明仁及華晶科董事長夏汝文看好自家公司轉型成果,且均預估明年業績可望比今年好,上週佳能及華晶科分別獲得外資及投信買超約1742張及2000張力挺,兩家公司股價同步攀高,分別創下2012年3月26日及2010年8月16日當週以來新高價。


外資及投信開始佈局低基期、明年業績成長轉機股,近幾年因數位相機產業一蹶不振,營運陷入谷底的華晶科及佳能因公司多年努力轉型成果逐步顯現,重新獲得法人關愛。


朝向「智能光學模組整合方案公司」佈局的佳能,目前各項新產品中,邊緣AI(Edge AI)及車載相關產品已有具體成果,佳能預估,2022年產品比重為Video application(含360度相機)約占40%到45%,光學模組及零件約占20%到25%,Edge及車用約20%,NRE約5%左右,新產品也可望推升毛利向上升。


隨著轉型效益顯現,佳能第3季合併毛利率為28.07%,年增6.25個百分點,連帶本業營運轉虧為盈,單季營業淨利1279萬元,擺脫連續15季虧損,單季稅後盈餘為2426萬元,單季每股盈餘為0.09元,加上第2季認列南港不動產處分利益,累計今年前3季稅後盈餘為6.94億元,每股盈餘為2.46元,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為31.38億元,年減1.55%。


佳能董事長曾明仁表示,2022年跟2021年相比,營收及獲利應該有相當程度的成長。


相較於佳能在公司本體業務轉型,華晶科則是採母雞帶小雞方式分進合擊,以「The Eyes for AIoT」為核心,轉型為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生態系的高階智慧影像解決方案廠,並以長期開發自有產品晶片累積IP及客製化設設晶片技術,於2016年成立以提供客戶IP、ASIC及晶片為業務主軸的聚晶半導體(Alek Semiconductor)(華晶科持股約50%),醫療部門亦分割成立榮晶生技(持股約82%),三足鼎立策略在今年已見到成果,明年將可展現成長力道。


受惠於三大部門同步成長,華晶科今年前3季營業毛利及營業淨利同步向上,分別來到16.36億元及2.24億元,平均合併毛利率為24.22%,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稅後盈餘1.87億元,年成長51.54%,每股盈餘為0.71元,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為80.58億元,年增49.49%。


華晶科董事長夏汝文表示,2022年車載鏡頭及聚晶業績可望倍增,榮晶生技可望成長30%,明年會比今年好。


布局智能光學 佳能、華晶科轉骨有成

2021年11月25日·3 分鐘 (閱讀時間)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佳能(2374)及華晶科(3059)積極轉型,布局智能光學產品成果逐漸顯現,佳能董事長曾明仁表示,明年車載鏡頭系統營收占比將達20%以上,2022年跟2021年相比,營收及獲利應該有相當程度的成長;華晶科董事長夏汝文表示,2022年車載鏡頭及聚晶業績可望倍增,榮晶生技可望成長30%,明年會比今年好。


數位相機產業受到智慧型手機照相功能提升衝擊,產業逐年衰退,連帶華晶科及佳能業績也暗淡無光,為因應產業變局,華晶科及佳能以自身光學技術,朝車載、醫療、邊緣AI等新興智能光學模組產品發展,經過多年深蹲,營運已見到轉型曙光。


華晶科以「The Eyes for AIoT」為核心,將產品從過去的數位相機轉至手機、車載、醫療、物聯網,以及目前最夯的元宇宙相關新興應用,公司亦以長期開發自有產品晶片累積IP及客製化設計晶片技術,於2016年成立以提供客戶IP、ASIC及晶片為業務主軸的聚晶半導體,醫療部門亦分割成立榮晶生技,相關佈局可望於明年展現成長力道。


華晶科前3季合併營收為67.54億元,年成長58.8%,營業毛利及營業淨利同步向上,分別來到16.36億元及2.24億元,平均合併毛利率為24.22%,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稅後盈餘1.87億元,年成長51.54%,每股盈餘為0.71元。


夏汝文表示,雖然有缺料問題干擾,今年三大部門都年增50%以上,明年相機部門將全數轉為車載鏡頭,2022年車載鏡頭及聚晶業績可望倍增,榮晶生技可望年成長30%,進而帶動明年業績比今年好。


佳能透過光學研發經驗,整合機電及核心影像處理等技術基礎,並加入AI及雲端應用,逐步轉型為智能光學模組整合方案公司,其中邊緣AI(Edge AI)產品在官方公部門目前已出貨並應用在墨西哥及馬來西亞之全面性智慧城市計畫、北美高速公路車輛辨識、鐵道智慧運輸等官方專案,商用領域則應用在智慧零售、智慧車隊、停車管理等;在車用部分,佳能透過與日系企業在光學領域長期關係,車用鏡頭光學模組已獲多家日系企業認證,並將應用於自動駕駛系統(ADAS)中,預期明年上半年相關合作計畫即會正式啟動。


曾明仁表示,公司近幾年布局已開始落地實現,預估明年車載鏡頭系統營收占比將達20%以上,2022年跟2021年相比,營收及獲利應該有相當程度的成長。


佳能預估,車載鏡頭系統明年營收占比將達20%以上,Video相關(含360度相機)占比最高達45%,新產品也可望推升毛利向上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