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機車、農業機械等之齒輪、軸類製造及買賣。 各種機械及零件之製造加工與代理經銷買賣業務。 各種汽機車零件製造及代理經銷買賣。
後市可期!和大介入AI機器人供應鏈有成 並獲美歐日新單
工商時報 陳慜蔚 2024年8月12日 週一 上午11:23
客戶調節庫存告一段落,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工業(1536)結算7月營收5.05億元,較4月4.73億元、5月4.29億元、6月4.55億元(扣除轉投資和府建設一次性認列2.88億元)為高,年減4.25%,累計前七月營收36.38億元,年減9.55%。
和大表示,近期公司連續接獲新客戶訂單,包含獨家供應美國新電動車大廠八年長單、歐洲知名汽車大廠合作研發油電混合車齒輪箱成功量產、日系電動車三電系統量產出貨,台灣首創齒輪箱銷售日本成功案例,皆將是和大未來主要的成長動能。
和大積極多元發展,12日也表示,轉投資開發機器人關節型自動手臂高精度減速零組件,為AI機器人設備打造核心關鍵零組件,建構完整台灣工業機器人產業供應鏈。
此外,和大表示,自行研發成功電動自行車三電系統,成功於今年德國法蘭克福自行車展亮相,深受參觀客戶肯定與喜愛,產品多元轉型應用成功邁出第一步。
和大轉投資和府建設蹲點三年,嘉義大埔美大智匯建案完銷交屋挹注破億營收,和大表示,未來期望以每年推一案的目標,為科技菁英打造高質生活智慧宅。
隨客戶群調整庫存告一段落,再加上創新產品領域發展,和大表示,公司營運將重回上升軌道。
和大說明,配合新電動車客戶增量需求,大里廠區1088新廠也緊鑼密鼓建置八年長單全AI生產線,將可加速大里廠區產能配置,提升製程競爭力。同時為籌畫美國AI全智慧產線,新廠將導入全新自走搬運製程技術,並以1088新廠做為智慧示範場域。
經營管理方面,全廠區調整同仁上班時段,提高台電離峰時段用電生產比重,樽節電費支出,並全面採行節電措施管制與汰換設備。對外採購費用年度合理化政策,對內督促提高產品良率、降低庫存及人力汰弱留強等,以降低製造費用,力抗各項外部成本漲價的環境趨勢。
和大 列特斯拉機器人供應鏈
時報資訊 2024年7月6日 週六 上午11:53
【時報-台北電】機器人題材熱炒,和大(1536)原就是特斯拉供應商,市場傳出和大持有11.29%的盟英,再切入特斯拉機器人關鍵零件供應鏈,隨特斯拉即將發表第二代Optimus機器人,後續可望成為和大業績另一成長動能。
和大強化機器人布局,攜手盟立共同投資盟英科技,生產機器人關節型自動手臂高精度減速零組件,據了解,將提供特斯拉Optimus機器人關節型手臂減速機構,且近日已開始出貨,產能可望持續擴大,預計公司將於8月有較明確的說明。
在本業部分,受到客戶庫存調節,和大近一年來出貨受影響,累計前五月營收23.9億元,年減19.88%。法人估,隨客戶庫存調節逐步告一段落,下半年可望逐步回穩。
和大第一季稅後純益8876.5萬元,年增7.45%,每股稅後純益0.32元,第一季毛利16.08%,力拚下半年毛利回升至20%以上。
受惠客戶庫存調節進入尾聲,加上有機器人關鍵零件出貨題材,和大近期股價表現強勁,配發1元現金股息已於7月1日除息,參考價54.3元,當天即完成填息,預計26日發放股息。
為擴大布局新能源車,和大去年投入15億元在新墨西哥州設廠,預期最快於明年底量產,屆時將是和大海外首座生產基地,有助集團持續深耕北美市場。
和大表示,隨著新墨西哥州新廠投產,未來可就近供應北美市場,增添競爭力,後續配合客戶需求,也可隨時擴大產能,下階段增產已在計畫中。
此外,隨著全球新能源車浪潮,和大積極布局相關車款,除直接接獲車廠訂單,大客戶BorgWarner亦新增歐洲車廠油電混合車專案,年初皆已開始導入量產,將成下半年營運成長主力。
和大目前出貨電動化新能源車占比達40%,隨著新客戶訂單陸續出貨,預計今年供貨新能源車占比可拉高至45%。(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蔚/台北報導)
和大 產品漲價效益
特斯拉M3大賣,和大淡季也亮
2019/09/11和大受惠於特斯拉平價電動車Model 3銷售成長,以及最大客戶BorgWarner對和大增量拉貨,造就和大8月淡季營收衝上5.18億元、改寫近七個月新高。
隨新電動車客戶產品陸續上市,和大看好接下來營收將月月高,第四季起重返成長。隨嘉義大埔美新產能陸續開出,及來自美、歐、中、韓的電動車新客戶訂單貢獻,和大評估未來五年業績成長動能無虞,預告2021年將加入營收百億元俱樂部。
8月因車廠產線安排暑休,為產業傳統淡季,但和大業績卻逆勢走高,自結8月合併營收5.18億創近七個月新高,月增2.2%、年減19.98%;累計前八月合併營收為40.09億元、年減17.5%。和大表示,今年受貿易戰衝擊及全球車市十年大循環整理的影響,公司走過上半年的低潮調整期,預估業績將可逐月回溫,第四季恢復過往水準。
尤其和大第二大客戶特斯拉的Model 3車款,今年開始對美國以外市場交車,推升產銷量,對和大的減速齒輪箱等零件需求一路提升,抵銷部分傳統車廠客戶因車市低迷而流失的訂單,是和大8月淡季營收還能繳出佳績的關鍵。
特斯拉日前取得大陸銷售免購置稅資格,上海設廠工程加速推進,大陸為刺激內需,近日可能針對電動車釋出新補貼政策,市場看好對和大拉貨力道可望進一步增加。
和大今年持續投資嘉義廠房設備建置,增設自動化齒輪與傳動軸元件智能產線,預計今年底將可建置共計達14條產線加入量產。同時和大加碼40億元投資嘉義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新建嘉義三廠,供應美洲F客戶、歐洲B客戶與J客戶、韓國L客戶、大陸S客戶的電動車傳動系統零件訂單需求,為和大邁向營收百億元俱樂部打好基礎,看好未來五年業績成長動能。
隨著和大主力製造基地陸續轉移嘉義廠,將逐漸成為和大最大生產據點,嘉義廠單月2億元產能目標指日可待,而伴隨嘉義產能逐月擴增,也將提高整體的製造毛利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