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股就是恆大;防護衣南六;
新藥合一、中天;
疫苗國光生、高端疫苗;
解藥股健亞、生華科、逸達;
試劑則為ABC、亞諾法。
健亞、陽程 利多加持
【時報-台北電】台股上周結束6月以來日K線連八紅走勢,全周小跌0.43%,倫元投顧分析師陳學進指出,除非盤面再度出現無預期的重大利空,不然在解封與資金雙行情護航下,台股後市偏多看法無須改變;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為健亞 (4130) 、陽程 (3498) ,再選入弘裕 (1474) 、桂盟 (5306) 與詮欣 (6205) 。
美股四大指數11日受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對整體經濟前景過於悲觀的預期,以及市場擔憂第二波疫情再度爆發的可能性,導致「多殺多」的賣壓湧現,投資人不計價代價大舉拋售造成「雪崩式」下殺,連帶台股12日早盤一度開低重挫291點。
然根據過往經驗觀察,每當停損賣壓大舉出籠後,很快就會止穩反彈,加上短中長期均線多頭排列及外資買盤回籠加持,除非發生不可控制或不可預期的重大利空產生,否則短線經過適當的震盪換手整理過後,多頭可望再度發起攻勢。
類股及個股方面,在解封行情與資金熱錢派對中,整體多方架構相對獲得保障,在未來具成長利基、產業願景的基礎上,多方主軸圍繞三大族群,其一為防疫題材及生技類股,例如康那香、南六、聚隆、熱映、南緯、弘裕、合世、基亞、健亞等。
其次為搶攻後疫情時代商機的視訊、自行車、自動化設備等概念股,包括圓剛、聰泰、巨大、桂盟、陽程、日揚、光洋科、鈦昇等;其三則是受惠遠距商機及解封行情帶動的伺服器、NB及車市等,例如詮欣、和大、曜越、貿聯-KY、系微、精技等。(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柯宗沅/台北報導)
國籍三大航空4月營收衰幅4成起跳 台灣虎航暴減99%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2020年5月11日 下午7:04
國籍三大航空4月營收衰幅4成起跳 台灣虎航暴減99%
航空客運都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國籍三大航空業者今 (11) 日公布 4 月營收,年減幅至少 40% 起跳,其中華航 (2610-TW) 表現平穩,略較上月回升,長榮航 (2618-TW) 則續創近 11 年來新低,台灣虎航 (6757-TW) 單月營收更僅剩下 300 餘萬元,年減幅高達 99%。法人預期,在出境旅遊全面停擺之際,不排除航空業第二季將較第一季下滑,短期先觀察空運漲價,能否挹注更多業績動能。
華航 4 月合併營收 83.22 億元,已較上月回升 0.72%,仍年減 41.71%,前 4 月合併營收 406.95 億元,年減 25.67%;其中,貨運營收達 73.95 億元,年增幅達 111%,占總營收比重高達 88.86%,顯示貨運業績暴增,有助穩住整體營運。
長榮航過往以客運為主,營收比重至少 70% 起跳,在空運低迷之際,營收持續探低,4 月合併營收 58.9 億元,月減 13.21%,年減 62.34%,累計前 4 月合併營收 361.23 億元,年減 39.75%。
台灣虎航同樣續創新低,4 月合併營收僅剩 320 萬元,月減 97.54%,年減 99.62%,累計前 4 月合併營收為 16.22 億元,年減 51.77%。
法人認為,航空公司今年多半呈現大虧狀態,不過,空運業務一枝獨秀,華航和長榮航更確定將空運運價一口氣上漲 45-50%,長榮更訂出紐約每公斤 500 元、洛杉磯 365 元的運價,創歷史新高,預料在航班大減的影響下,高運價將一路維持。
不過,空運貨攬業者捷迅 (2643-TW) 提醒,今年初以來,已有不少過往走空運的貨品改走海運,以因應高運價,未來待疫情緩解後,消費者是否習慣改採海運快遞運送,導致空運版圖結構性轉變,有待觀察。
食品類股成防疫概念受惠者,統一(1216)盤中股價大漲逾5%
財訊快報 劉居全 2020年4月6日 下午1:31【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針對清明連假多處知名景點湧現大量人潮,傳產食品大廠統一(1216)宣布若員工有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ECC)日前發布的11個人潮擁擠的景點,需在家自主健康管理上班14天。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食品股在民眾先前搶購熱潮下,也成為防疫概念下的受惠者,包含統一、味王(1203)、大成(1210)、卜蜂(1215)、愛之味(1217)及佳格(1227)等盤中股價上漲,其中統一股價一度達68.9元,漲幅逾5.83%。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先前全球曾出現搶購物資潮,而包括速食麵業者統一、味王、罐頭業者愛之味、養生飲品佳格及肉品業者大成、卜蜂等都受惠宅經濟發酵,3月業績可望成長,帶動盤中股價走揚。
統一去年每股盈餘3.35元,日前董事會也決議每股將配發2.5元現金股利,而統一旗下速食麵主要品牌包括統一麵、滿漢大餐、來一客、科學麵、阿Q桶麵、拉麵道、大補帖、統一脆麵等,目前市占率高達39.7%。先前為配合政府政策,速食麵為期2周24小時產能加班生產,預計將於今日到期,至於未來是否還會24小時不停歇生產,統一表示,會看市場需求再決定是否繼續24小時生產。
而味王旗下有王子麵、大食客、經典小館等多樣系列,同樣受惠民眾因應防疫需求搶買民生物資,有利業績走揚。
至於愛之味旗下因有罐頭類產品,如醬菜三寶;加上還有八寶粥及花生牛奶等點心,也帶動近期業績表現。
至於佳格主攻營養補給品,包括桂格活靈芝、滴雞精及人參等系列,加上天地合補等系列商品,隨著民眾對於營養品需求增溫,廠商也可望受惠。
上市櫃企業3月營收多優於預期 中國復工需求回溫
中央社 2020年4月6日 下午10:22(中央社記者張建中、韓婷婷台北2020年4月6日電)上市櫃企業3月業績陸續出爐,多家科技廠商表現優於預期,呈現月增、年增的「雙升」態勢。法人認為,應與中國工廠陸續復工、需求回溫有關,後續業績表現仍待觀察。
據台灣證券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至截稿的統計資料顯示,上市半導體廠3月業績月增21.55%、年增35.19%;上市電腦及週邊設備廠業績月增47.11%、年增16.97%;上市光電廠業績月增36.44%、年增14.75%。
上市零組件廠3月業績也有不錯表現,月增58.26%、年增15.46%;通信網通廠表現相對遜色,業績月減1.07%、年減51.46%。
上櫃半導體廠3月同樣有不錯表現,業績月增12.61%、年增37.02%;電腦及週邊設備廠業績月增66.61%、年增14%;零組件廠業績月增31.11%、年增9.57%。
上櫃通信網通廠業績同樣呈現月增、年增的態勢,月增22.42%、年增31.12%。
半導體方面,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廠南亞科3月營收突破新台幣50億元關卡,達53.56億元,月增17.37%,並創16個月新高。不僅出貨量增加11%至13%,南亞科表示,第1季營運未受到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產品平均售價也揚升1%至3%,是推升3月營收攀高的主要動力。
受惠中國與美國客戶不斷追加訂單,伺服器管理晶片廠信驊 (5274) 3月營收攀高至2.57億元,月增6.06%,也較去年同期增加41.85%,為歷史次高;第1季營收達7.3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2.89%,更創歷史新高紀錄。
IC設計服務廠創意 (3443) 在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客戶急單挹注下,3月營收攀高至12億元,月增9.28%,也較去年同期增加32.53%,為近4個月新高。
在光學元件方面,儘管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且蘋果公司關閉大中華區以外的實體門市,但大立光 (3008) 3月營收仍繳出54.44億元佳績,除了創4個月來高點,包括3月及第1季營收並同步創下歷年同期新高,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不過由於疫情衝擊市場需求疑慮未除,大立光預期4月營收動能將低於3月。
在砷化鎵方面,受惠去美化轉單及5G基地台建置需求帶動,穩懋 (3105) 、宏捷科 (8086) 及全新 (2455) 3月營收也同步繳出月增、年增的「雙升」表現,其中宏捷科更連續50個月創新高。
此外,武漢肺炎疫情帶動遠端居家辦公、教學需求大增,包括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到周邊的耳機、觸控筆等都見到新的需求,帶動電池模組、電源、散熱等產業於工廠陸續復工後,3月出現急單湧入。
觀察已公布的相關筆電零組廠3月營收表現,電池模組龍頭廠新普 (6121) 3月營收58.79億元,月增率達54%,年增率14%,創下歷年同期新高;順達 (3211) 3月營收來到16.36億元,月增率高達163%,年增率10%。筆電電源大廠群光電能3月營收衝上新台幣27.55億元,月增率達82.2%,年增率2.2%,寫下同期歷史新高紀錄。
散熱大廠雙鴻 (3324) 包括筆電、伺服器及手機需求都暢旺,推升3月營收衝上9.46億元,月增率65%,為近6個月來新高,也是歷史第4高;另一家擁有5G基地台、筆電雙題材的散熱廠泰碩 (3338) 3月營收衝上4.66億元,月增率達84.86%,年增率24.3%,業績表現同樣優於預期。
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認為,中國工廠陸續復工、需求回溫,且有部分1、2月遞延訂單挹注,是上市櫃企業3月業績攀高的主要動能。
劉坤錫表示,武漢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恐將影響世界經濟產業,並為後續第2季業績表現添增變數,將持續觀察市場需求狀況。
020000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