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財報表挑出ESP為正、營業現金流卻是負值的公司

每當財報公布時,大多數投資人都只關注獲利數字或成長性。 其實,透過現金流量表檢視企業獲利品質,更能找到真正放心投資的標的。 檢視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獲利能力」永遠是擺在第一且為最重要的指標,唯有獲利穩定成長的公司,才會在投資市場受到歡迎與肯定。而檢視獲利的最佳方法,當然就...

2024年7月15日 星期一

ETF下市條件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更新時間: 2024年7月15日 週一 下午5:24

不論是股海老手或是投資小白,面對詭譎多變的股票市場總是會有許多實務上的疑難雜症,卻沒辦法靠自己查詢到解答,Yahoo奇摩股市每周定期「海巡」新聞留言區、Ptt、Dcard等投資社群,挖掘投資人實際遇到的投資盲點,並邀請各領域專家前來診「聊」,也歡迎讀者們於文章留言區留下你的疑問,就有機會得到詳盡的解答!


近期台股持續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受惠於AI概念股與權值股的強勁表現,帶動這波台股資金派對。指數型股票基金(ETF)作為投資者追蹤大盤表現的工具,尤其是正向槓桿型ETF,如追蹤台灣50的元大台灣50正2(00631L)、群益臺灣加權正2(00685L)等,更是因應大盤上揚而出現了驚人的投資報酬率。


然而市場上也有與大盤走勢相反的ETF,例如元大台灣50反1(00632R),這類ETF設計的目的與操作方式是利用放空台股期貨、買進各種債券等手段,藉以達成反向做空大盤的目標,也就是說這樣的ETF會在大盤下跌時獲利,但在近年台股連番飆漲時,表現自然就會不佳。


而當台股從萬八上到兩萬四時,投資者持有反向ETF的損失顯著增加。這讓人不禁疑問,反向ETF是否會因為表現不佳而面臨下市風險?


台股ETF下市規定

我們先來看看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規定,證交所為ETF下市訂定以下規則:

ETF下市規定(圖片來源:證交所)

資金規模過小:ETF的規模低於一定標準(如市值過低)。證交所規定,以最近30個營業日,平均淨值低於終止契約門檻為標準,其中股票ETF終止門檻為1億元,債券ETF為2億元。因為每日交易金額太低且流動性不高,就有機會面臨下市風險。


單位淨值太低跌幅太大:基金單位淨值的計算方法為,基金淨資產價值總值除以基金單位總份額。而依據證交所的標準是,最近30個營業日之平均單位淨資產,累計跌幅達90%,就有可能下市。


以這個標準來看00632R,儘管股價從2020年的12元,跌至今日僅剩約3元,但其淨值仍在三億元左右,且只要台股大盤有明顯回檔,該檔ETF通常就會爆出「天量」的成交量,因此短期內下市的風險較低。

元大台灣50反1(00632R)股價走勢

然而,近期另一檔期元大S&P原油反1(00673R)雖然還沒出現下市危機,卻也因淨值下跌而被暫停融資券、當沖。


按照證交所規定,期貨型ETF只要最近10個營業日之基金平均單位淨資產價值,較其最初單位淨資產價值累積跌幅達65%以上,就必須暫停融資融券交易、停止有價證券借貸及當日沖銷交易。


這檔ETF於2016年10月7日掛牌上市,當時每股價值新台幣20元,因此連續10個交易日的平均淨值低於20元的65%,也就是7元,就會觸發暫停信用交易的規定。但只要未來淨值回到7元以上,就能解除限制。

期元大S&P原油反1 (00673R)近期股價走勢

然而,若台股持續上揚,且該反向ETF的規模與交易量顯著下降,仍需警惕下市風險。而要如何得知你持有的ETF是否會下市?你可到證交所網頁查詢,證交所也為ETF的下市規定提供了懶人包


而儘管持有的ETF要下市,你也可以在下市前賣出,或是持有到下市後,等基金清算拿回剩餘價值。

ETF下市餘額領回日程(圖片來源:證交所)

台股個股下市條件一次看

而至於台股的個股會不會下市?證交所也有相關規定,我們可以先從自願與非自願兩種狀況,釐清股票下市會面臨的不同條件與限制。


首先自願下市的部分,有些企業會因為各方利益或經營政策考量,選擇自願下市,讓公司再度回到私有化狀態,如此一來公司的大小決策就不需要對一般的小股東負責。而這樣的變現方法,仍舊是在股市上買賣,讓大股東收購流通在外的股份。例如


而非自願下市,多半是負面因素居多,比方公司經營不善、公司經營者有重大不法行為等,都有可能會導致公司被迫下市,而非自願下市的規則也有明定,包括:

  1. 企業被簽證會計師出具繼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查核報告
  2. 當每股淨值低於 3 元

只要滿足其一且在三年內無法改善,將予以暫停交易,並於停牌後半年強制下市。


若遇到這樣的情況,投資人須果斷止損,否則等到強制下市後,多半要等到企業清償後才能拿回投資金額,但大概也所剩無幾了。


最後,儘管00632R目前下市風險不高,但投資者仍需密切關注其規模和交易量變化,以防範潛在風險。理解ETF和個股的下市規定,有助於投資者做出更為明智的投資決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