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法人之一的「投信」全名是「投資信託公司」,就是基金公司
基金:專家收管理費、並幫我們投資的金融產品。
他們發行基金跟投資人募錢,然後把錢放在保管銀行,來幫我們進行投資,並且每年收取 1% 左右的管理費。
在台灣基金市場競爭激烈,它們堅持績效要贏大盤 5% 才行,目前共有 幾十家投信,上百檔台股基金,跟投資人募了錢,便一定要進場投資,由於大家的持股比重,大多在 85 ~ 90% 間,他們講究的是 “打敗大盤” ,大盤指的就是加權指數,也就是如果大盤漲 10%,基金要漲超過 10% 才算成功,如果大盤跌 10%,他只跌 5%,他會很高興地說他贏了大盤 5%,但實質上買基金的人還是賠了 5%。
基金選股很注重短線操作,經理人要拼短期的績效,雖然基金選股主要是看基本面,但基金經理們不只要贏大盤,還要拚排名,如果一兩年內無法打敗大盤,排名又在後段班,基金經理人就會被炒魷魚。這代表對一個短期績效不好,就會工作不保的人來講,他們無法做長期投資的策略,而是要在短期內就要把投資績效做出來,因此選股都偏向,找短時間就會起起伏伏的股票,才有機會賺。
投信公司的周轉率,平均值高達 346%,一個大家比較少注意的數據,2013 年一整年台股股票型基金的"周轉率"平均值高達 346%,如果說經理人每年把手上的股票,全賣掉再買進其他新股,是 100%的周轉率,那 346%的周轉率相當於每 3 個多月就把所有股票換過一次,這驗證了投信基金操盤其實是很短線的。
基金看的是相對績效(淨值漲幅減大盤漲幅),投信選股有 2 個方向:
1. 「大型股」汰弱留強,假設 鴻海(2317) 的市值比重為 4.5%,然後最近一直再跌,聰明的基金經理人就會賣掉降低持有比例,假設把鴻海換掉降低到 3 %,大盤就會因為鴻海跌受到 4.5% 的傷害,聰明的基金經理人只會受傷3%,仍然比大盤強這就叫做「汰弱」。
反過來,鴻海接到大訂單舉國歡騰,股價漲不停,基金經理人就會加碼,直到持股比重超過 4.5%,假設來到 6%超過鴻海的市值比重,那大盤就會因為鴻海漲而增加 4.5%,基金經理人就會增加 6% 漲得比大盤多,這叫做 “留強”。
2. 挖出夠多的「小型飆股」,投信請了很多研究員天天出去拜訪上市櫃公司,挖掘短期內「基本面」會變好的公司,而且那些基金經理人往往彼此熟識,有好康的也會一起進場,一但大家一起把籌碼都買走,下來股價便是易漲難跌了。
「投信」操作小型飆股的訊號:
買進:原本投信持股很少,但開始大買後跟進
賣出:投信總持股接近 15% 時賣出
股本 20億 左右小型股,應關注投信動向,投信對大型股沒有控制力(錢沒有多到可以影響大型股),但對於 「挖小型飆股」這件事很在行。
因此我們可以從市值小、成交量小、投信原本低持股、但最近投信總持股上升很多的股票着手。投信總持股達到 15%以上,股價便會開始下跌。
法規規定:一間基金持有同一個股,佔它的淨值比重不得超過 10%,所以好幾間投信基金買起來,對單一個股持股很少到 15%以上,投信總持股達到 15%以上,投信進會漸漸無力買進沒辦法上升!
「投信原本持股很少,但開始大買的小型股可以跟進,並於投信總持股達 15% 時賣出」,15% 到達時是 「一定要賣出」,但我們並不一定要等到 15% 到達時才賣。因為實務上變數很多,投信也有可能會發生 「炒不動」" 的情形,因此需要搭配其它的 出場技術 來保護自己
原文網址
一張財報表挑出ESP為正、營業現金流卻是負值的公司
每當財報公布時,大多數投資人都只關注獲利數字或成長性。 其實,透過現金流量表檢視企業獲利品質,更能找到真正放心投資的標的。 檢視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獲利能力」永遠是擺在第一且為最重要的指標,唯有獲利穩定成長的公司,才會在投資市場受到歡迎與肯定。而檢視獲利的最佳方法,當然就...
2018年4月10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DeepSeek 對 AI 產業的影響 DeepSeek 作為一個專注於 AI 技術的大型語言模型(LLM)開發者,對 AI 產業帶來了一系列重要影響,涵蓋技術創新、產業競爭、開源生態、商業應用等方面。以下是它可能帶來的幾大影響: 1. 技術創新與突破 DeepSeek 透過強大...
-
機械手臂在碰觸人體瞬間停下,背後的祕密是「電子皮膚」。原見精機改寫人機互動模式,讓工廠、農業,甚至人形機器人,都變得更安全聰明。 機器人未來進入零售家庭場域,觸覺感知將變得更加重要。 文 楊孟軒 天下雜誌830期 發布時間:2025-08-14 走進南港一棟商辦,原見精機樸實的...
-
一、日馳技術門檻 專利佈局 日馳擁有包含「返馳功率變壓器通訊」等專利技術,顯示其在變速、驅動控制系統上具備一定創新能力。 精密製造門檻高 專注自行車傳動系統(內變速/外變速器),其製程精密、耐用度高,達到高階自行車品牌要求,不容易被新廠模仿。
-
特斯拉單日暴漲近20% 台廠概念股齊歡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1年3月10日 週三 下午1:15 美國科技股周二止跌反彈,電動車大廠特斯拉 (TSLA-US) 收盤暴漲近 20%,創下 1 年來單日最大漲幅紀錄,台廠概念股今 (10) 日股價也齊聲歡呼,包括 台達電、同致、貿聯...
-
傳產業倒閉潮!這行每月十多家準備關門 專家:不敵5市場夾殺 邱怡萱 2025年1月2日 週四 上午9:32 台灣傳產業陷寒冬!螺絲業2年前曾創下逼近1900億元出口額的歷史新高,但如今每月高達十多家準備關門,財經作家游庭皓在臉書粉專發文,感嘆台灣隱形冠軍已經變成亞軍,主因面臨五大...
-
擴大綠色利基能量 誠泰科、德淵加速搶進生質、新能源應用 工商時報 彭暄貽 2024年12月17日 週二 下午2:42 擴大綠色利基能量,熱熔膠雙雄加速搶進生質、新能源應用。誠泰科(4767)生質熱熔膠取得德國DIN生質認證標章及台灣環保認證標章,熱熔膠防水膜取得台灣及日本專利...
-
不只是土壤的醫生 台境要大步跨入廢棄物能源化及焚化爐操作 鉅亨網記者張欽發 台北2024年12月17日 週二 下午6:36 台境 *(8476-TW) 今 (17) 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公司並透露,台境 * 除現有在土壤、空氣及污水的整治的標案之外,將把廢棄物能源化及焚化爐代操業務...
-
2022年宣布現金減資之上市櫃企業 股號 公司 現金減資金額(億元) 減資比率 1717 長興 6.2 5% 2323 中環 6.9 6% 3704 合勤控 4.5 10% 2375 凱美 2.7 20% 2603 長榮 317.4 60% 2327 國巨 10.8 20% 80...
-
每當財報公布時,大多數投資人都只關注獲利數字或成長性。 其實,透過現金流量表檢視企業獲利品質,更能找到真正放心投資的標的。 檢視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獲利能力」永遠是擺在第一且為最重要的指標,唯有獲利穩定成長的公司,才會在投資市場受到歡迎與肯定。而檢視獲利的最佳方法,當然就...
-
半導體封裝界小巨人 ''印能科技''1400元天價拚上櫃 民視新聞網2024年12月17日 週二 下午6:39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半導體設備暨解決方案廠商「印能科技(7734)」今年3月14日才興櫃,近期更傳出好消息,申請上櫃案,已獲櫃買中心審議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